不知不覺,5G商用已經1年有余。如今,5G已經悄然走進了人們的生活。從智能手機使用的無線信號,到走進千家萬戶的寬帶網絡,以及各種已經開始應用5G網絡的智能硬件,5G的身影似乎已經隨處可見。
只是,曾經輝煌無比的4G網絡,似乎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,離我們越來越遠。那么,4G會因為5G的來臨而退出歷史舞臺嗎?5G是否會以某種姿態全面將4G取而代之?我們一起探討一番。
5G新基建日漸成熟,商用步伐將加速
隨著人類不斷推進科學技術進步,通訊技術的發展也突飛猛進。在科技不斷推陳出新的今天,5G也成為了中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新型基礎設施。而在中國通訊技術相關企業的推波助瀾下,中國在全世界5G領域的科研地位,也進一步提升,甚至成為行業的先行者與風向標。
與此同時,基于5G網絡的技術研發與更新迭代,也催生了眾多與5G相關的應用場景,以及與之相關的系統、芯片、終端設備等解決方案。有了這些與5G網絡需求對應的應用,5G也有了用武之地。而在5G網絡技術與相關產品的同步發展下,5G商用也逐漸落地。
得益于諸多廠商的發展和技術革新,中國5G技術和產品已經成熟化,尤其是在系統、5G芯片、5G終端等領域,都有飛速的發展。
當下中國已經制定了關于5G中頻段頻率規劃和試驗頻率的分配方案,加之中國電信企業對5G部署計劃的發布、5G試驗工作的積極開展,以及與有關垂直行業的深化合作,讓中國5G的周邊配套日漸成熟。
以智慧城市建設為例,未來的城市交通、醫療、社區服務,都需要5G+人工智能對應的解決方案,方能針對社會民生的一系列垂直應用場景,來實現大范圍的改造與升級。
在強烈的市場需求倒逼下,5G新基建的進程也進一步加速,而與之對應的商用步伐,也越來越快。如果說"2G萌生數據、3G催生數據、4G發展數據",那么5G則被稱為"跨時代"的技術。
除此以外,在4G結合智能手機等終端設備,運營商通過各種優惠的流量套餐刺激手機用戶從3G網絡更新到4G網絡并普及使用。公開數據表明,目前全國80%的手機用戶使用著4G網絡,而且基于4G網絡的應用也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須。
在4G逐漸衍生出各種成熟的商業模式后,5G網絡的商用模式也愈發清晰??梢灶A見,借鑒4G商用的發展過程,5G商用也將大有可為,而且其投入商業化應用的速度會越來越快。
從技術到應用,5G的慢工細作與厚積薄發
眾所周知,5G網絡相對于4G,具有高速度、低時延的特點。而且,無論是容量、覆蓋率、保護用戶的隱私安全、通訊交互等方面都有先天優勢。所以在一些對網絡設施要求較高的作業環境、應用場景下,5G網絡比4G更具競爭力。
以目前最為炙手可熱的物聯網為例,AR/VR等先進技術、以及遠程醫療、車聯網、智慧交通、智慧工廠、智慧安防等智慧城市服務,都離不開5G網絡作為底層支撐。
與此同時,互聯網的發展,催生直播、視頻等互聯網產品形態大行其道,以8K高清激光電視超清視頻等應用為代表的智能家居等,也對網絡信號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由此可以看出,5G的應用場景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,其占用的頻譜資源也逐漸增多。而依次也可以預見,5G將在很大程度上會取代現有的4G網絡應用,并成為時代主流。
反觀5G對應的基站建設,也是大刀闊斧。盡管通訊運營商在全國部署的4G基站數量高達數百萬,在全球也處于領先地位。但是5G時代來臨,5G基站也將逐步取代4G基站,淘汰4G也幾乎成為必然。
不過,值得注意的是,盡管5G已經潛移默化的進入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。但是4G網絡相對剛剛出現的5G,資費更加便宜實用。這也將成為在終端用戶端,5G推廣應用最大的障礙。因為對于大多數用戶日常的生活場景來說,使用4G已經足以滿足其對于網絡的需求。
盡管如此,時代進步是歷史必然。這個過程雖然緩慢,但是也是5G相關通訊技術、配套產品與服務醞釀與逐漸成熟的過程,即是慢工出細活的過程,也是厚積薄發、水到渠成的結果。
5G成為主流已是大勢所趨,但或將與4G長期共存
人們習慣于將2019年視為5G元年,可以預見,未來3-5年,5G的發展將會勢如破竹。但是4G作為在人類發展進步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一筆的時代產物,也未必會馬上退出歷史舞臺。
于斌了解到,4G與5G基站可以共用基站塔,本身并不相沖突。因此,過去的基礎設施在5G來臨后依然可以重復利用,只是需要適當升級。而且,設備提供商的研發方向,也將會綜合考慮如何進行兩代網絡設備的兼容性。
因此,擔心4G基礎設施會因為5G的來臨而成為"廢品",未免有些杞人憂天了。
而且,據《中國電信5G技術白皮書》的描述:5G網絡的發展進化過程,有一個前提,那就是4G與5G網絡會長期共存。因為,在4G網絡升級成5G的過程中,4G與5G網絡都需要滿足人們已經習慣的網絡需求場景,包括Wifi、寬帶、手機無線信號等,從而實現室內與室外的網絡覆蓋。
但是一旦直接切換,就會出現因為5G網絡基礎設施的覆蓋率、建設過程的階段性等因素,導致現有的網絡業務中斷等帶來通訊故障,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。因此,唯有平滑過度,才能讓5G時代真正來臨。而因為5G基礎設施的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,這種過渡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。因此,可以預判的是,未來4G與5G網絡或將面臨長期共存的局面。
同時,從通訊運營商的角度來分析,三大運營商的4G網絡也都不會輕易出局,因為4G發牌畢竟還不到6年時間,運營商在4G建網上投資了數千億,目前依然在投資回報期,在沒有收回成本前,即硬性淘汰4G,對于它們也將是巨大的沉沒成本。
由此可見,坊間有人揚言5G將會快速干掉4G,或許有些言過其實。至少在可預見的時間范圍內,5G與4G和平共處,將會成為常態。
5G時代已至,未來已來
無論4G是否會與5G并存,5G來臨后,4G終究會離我們越來越遠。5G也將帶著它的使命,為人們帶來更多期待。于斌看來,未來的5G,將會在這幾方面大有可為:
首先,5G將會給勞動力密集型的企業與生產場景,帶來顛覆式的改變。在工業互聯網與人工智能科技的加碼助力下,更多勞動力將會被解放,甚至將向內容創造與服務行業轉移。
例如,教育行業將會因為5G時代的來臨,而融入更多娛樂化、游戲化的元素,從而讓教育更加高效智能。因為5G、人工智能等的加碼,學校等教育培訓機構對于師資力量的依賴也將逐漸弱化,在這個過程中,5G也將更加凸顯其基礎設施作用。而與之對應的機器人取代人工作業,也將成為大勢所趨。
其次,數據量的增長進一步爆發,個性化服務需求升級,也逐漸走向普及。無論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衣食住行,還是金融、交通、餐飲等行業,都會因為5G的來臨,發生改變。
因為5G大規模的普及之后,互聯網及物聯網數據更會指數級的增長,而基于大數據的用戶分析,更加具有針對型,也為千人千面的個性化需求定制,帶來了可能。而因為基礎數據的爆發式增長,也讓定制化服務的成本降至最低。
再次,大規模標準化產品時代或將走向終結,商業模式創新將成時代主旋律。過去,依靠傳統的制造業,標準化的制造流程及工藝,產生了品類極為豐富的商品,甚至有點生產過剩,供過于求。但是未來,因為5G的加持,工業互聯網時代的來臨,生產成本降低的同時,個性化需求也越來越多,越來越頻繁,也將倒逼企業進行商業模式變革,告別大批量生產產品的陳舊模式。
最后,5G加速人工智能、萬物互聯的時代來臨。人工智能、物聯網的概念雖然由來已久。但是受限于網絡數據傳輸速度的限制,發展一直處于瓶頸期。有了5G加持,智慧城市建設、可穿戴設備的研發、醫療大健康行業智能化等,都將因此加速。
因此,當5G走進人們生活的同時,過去人們所說的未來,也已經如期而至。
結語
人類的進步,永遠都是思想的突破。5G已經在我們可以看見的時間內,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變??梢灶A見,未來5G也將作為其它新基建的最底層建筑,為人類的發展加油助力。而且,5G為未來帶來的改變,可能遠遠不止以上這些方面,甚至可能會改變一切。
因此,即使4G即將面臨著退場和被遺忘。但是5G的商用價值愈發高漲,也將依然會讓人們記得,這兩代網絡都曾為人們生活所帶來了驚天巨變,也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。
來源:互聯網分析師于斌